湖南查处一批伪劣棉花和絮棉制品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8-27
记者从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该省今年加大整治市场秩序力度,查处了一批伪劣棉花和絮棉制品。 据介绍,今年省质监局所属专业纤维检验机构查处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擅自更换唛头的棉花案件22起,棉花1985吨,涉案金额度2202万元;查处制售伪劣絮棉案23起,销毁15吨不合格原料和2330床絮棉制品。这些案件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打击了违法犯罪嚣张气焰。 执法人员介绍,在棉花打假行动中发现如下多种违法行为: 一、不法加工者和私商棉贩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加工设备加工棉花,故意在成包皮棉中掺入大量的棉籽、籽棉、不孕籽、短线绒,另有不法分子用喷雾器将水掺入棉花中。某些取得入市资格的棉花经营者为了抢资源,违反产品质量法,不按国家强制性棉花标准,收购这种掺杂掺假棉花,扰乱了棉花流通秩序,坑害了纺织企业的利益和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某些棉花加工企业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利用回风管将回收棉、棉短绒等掺进皮棉,增加了棉花短线维率,影响了皮棉长度的一致性,降低了皮棉的有效成分。 三、棉花加工企业以次充好,抬级抬价,压级压价。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生产销售的棉花不标明产地、加工单位、质量等级、批号、包号、重量、生产日期等标识,无法判定质量是否合格,给质量监督工作带来障碍,同时为不法商贩虚高等级、非法牟利创造了条件。 四、假冒棉花产地,更改棉花加工单位。不同产地及加工单位生产的棉花质量特征各不相同,假冒棉花产地和加工单位极易误导纺织企业的采购行为。 五、未经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公证验证的国家储备棉掺杂掺假、短斤少两、虚高等级严重,造成纺织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