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棉花市场走势述评
7月下旬至今,国内棉花市场出现了一些回暖迹象。从报价来看,多数地区2000年度棉花报价自3月下旬以来首次出现止跌迹象,各等级棉报价与7月下旬相比变化不大,少数非主产区价格每吨跌幅在100元以内。从销售来看,市场上也出现了动销迹象,销售较两个月前有所好转,有的企业则表示销售陈棉可以盈利。 分等级看,一级地产棉各地销售基本告罄,报价较少;229级棉销售相对活跃,价格稳定;三四级棉价格总体略有下降。8月7日后,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决定暂停会员棉花交易,全部安排纺织专场,每日成交量超过1万吨,以达到尽快平抑棉花价格的目的。受此影响,8月中旬新棉市场价格略有下降。 8月7日~8日,纺织专场共成交陈棉22360吨,成交均价9400元/吨左右。每日陈棉交易量占到了全国日耗棉量的72%左右,目前国内市场以陈棉销售为主。新棉销售不占主导地位。目前各地2000年度棉花市场价格差异很大,很难用平均价格来准确反映市场变化。湖北、湖南、安徽、山东、陕西等省地产棉价格相对比较接近,报价大多在11500~11700元/吨左右;标准级地产棉报价大多在11000元/吨左右,四级以下地产棉报价差异较大。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报价相对较高,229级地产棉报价在12300元/吨左右,少数高等级优质品牌棉售价可达到12400~12700元/吨。标准级地产棉在12000元/吨上下。个别地区因新棉难以销售而无报价。 目前各地2000年度棉花报价差异较大的原因:一是受库存压力影响,再过一个月,下年度新棉即将上市,不少库存较大的企业迫于压力,希望赶在新棉上市前,将库存的棉花尽快销售出去,从而导致了这些地区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二是受新年度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影响,一些企业担心新年度起,难以获得政策性贷款,期望通过低价销售棉花积累新年度棉花收购资金。三是受地域差异影响,各地纺织企业对棉花价格的承受能力不一,浙江、江苏两省纺织企业,特别是出口型纺织企业较多,对价格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强,因此纺织企业接收价格始终高于内地其他地区;而内地内销型纺织企业比例相对较大,产成品库存较大,对原料价格消化能力较弱,需求不旺。四是目前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上库存陈棉销售价格大致在10000元/吨上下,对新棉价格造成较大的压力;但出口型纺织企业对高等级新棉依赖程度高,更愿意出高价购买那些质量好的品牌棉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棉市场上同等级棉的价格差异。 目前国内市场棉花价格已接近或低于美棉价格。从市场反映来看,目前的市场价格已接近谷底,纺织企业因前期原棉库存消化殆尽,如果不受贷款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市场的销售状态和价格水平有可能稳定至本年度末。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