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染料染色后的涤纶在高温处理(如定形)中能产生一种受热迁移的现象,也就是染后泳移。
  产生热迁移的现象是纤维外层有残存的助剂。在高温或长期贮存的条件下,助剂能将染料吸引溶解,并将染料运动到纤维表面。残存助剂主要来自下面两个方面:
  (1)纺丝和织造时加入的抗静电剂等。
  (2)染色和后处理时加入的抗静电剂、渗透剂、防污染剂和柔软剂等。
  纺丝、织造和染色时加入的助剂,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基本上洗净。后处理时纤维上残留的助剂则是主要的。
  分散染料的热迁移性可以造成一系列影响,诸如色光改变、在熨烫时能沾污其他织物、摩擦牢度下降、水洗及汗渍牢度下降、干洗和耐晒牢度下降等。热迁移与加工的温度和时间有关系,热迁移现象与染料的升华牢度没有绝对的关系。
  热迁移现象是分散染料在二相溶体(纤维和助剂)中的一种再分配现象。因此所有能溶解分散染料的助剂,不论其离子性和化学结构如何,都能产生热迁移作用,如果无第二相溶体存在,就无热迁移现象;如果第二相溶体对染料呈弱溶性,则热迁移现象亦相应减弱。
  从生产实践中发现,作为广泛应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导致染料热迁移现象的原因。通常分散染料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呈现的不稳定性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但各种染料不同的化学结构也与稳定性有关。如分散蓝58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在130℃、5min就能全部分解。而分散橙20在同样条件下,30min仅有10%分解。防止分散染料产生热迁移现象的方法是:
  (1)染前凡纤维上残留的助剂,无论是否能对染料产生热迁移,都应除净。
  (2)在染色过程中使用的助剂,都应染后除净。
  (3)染后处理使用的助剂,如柔软剂、渗透剂、抗静电剂、防污剂等要谨慎选择,只有那些不会造成热迁移的制品才能应用。
  (4)树脂整理时不仅要考虑分散染料的升华性,对常用的渗透剂JFC,务必整理后洗除干净。
  检查染后织物是否有热迁移现象,可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溶剂,将织物投入3min,凡是迁移到纤维表面的染料应能剥落在二甲基甲酰胺中,而在纤维中的染料则不剥落。也可以用比色法测定迁移量,仍使用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在沸腾状态时处理5—10mi。后,纤维上染着的染料会全部剥落。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手机版  |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最新资讯  |   历史资讯  |   成功案例  |   公告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1999-2025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