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昌吉国家农高区的棉花高产示范田,无人机进行棉花化学打顶作业。
眼下,正值棉花田间管理的关键期,随着棉花开花现蕾,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昌吉国家农高区)17.02万亩棉花打顶已全面完成。
在昌吉国家农高区的棉花高产示范田里,嫩绿的棉株随风轻摆,棉农们穿梭于棉垄间,熟练地摘除棉株顶芽,无人机操作手正进行着化学打顶前的药品调配和无人机检测,确保棉花打顶工作顺利进行。
新疆联盟优棉科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永明介绍,今年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从选种到水肥管理,每个环节都做得精细到位。去年通过科学打顶,棉花亩产增加不少。今年前期管理到位,棉花长势更好,我们会继续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较人工打顶,多数棉田采取效率更高的无人机化学打顶方式。在老龙河示范基地的棉田,大型飞防无人机借助北斗导航预设路线,在棉田上空来回作业,进行化控作业。每架无人机1天可以化控作业700-800亩棉田,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作业,确保打顶药剂能在棉田中均匀喷洒。孟永明表示,我们用无人机进行棉花打顶,节省人工成本,同时也大大提高产量和效率。
棉花打顶是棉花种植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能够去除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促进营养向棉桃转移,同时还能避免叶片肥大,提高田间通透性,从而有效增加棉花结铃数量。昌吉国家农高区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为棉农提供“手把手”指导,讲解打顶的最佳时间、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针对不同棉田的长势给出个性化建议。
今年,昌吉国家农高区棉花种植面积达17.02万亩,较2024年增长44.39%,占园区总种植面积的82.8%,棉花作为辖区主要作物,目前已全部完成打顶工作。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