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机采长绒棉“加工就变差”的时代过去了。日前,由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阿瓦提新雅棉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新疆长绒棉种植及其籽棉加工方法在美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该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新疆机采长绒棉生产与加工环节纤维受损难题,提升原棉品质和竞争力。

“新疆长绒棉有了量身定制的生产加工技术方案,品质管控能力得到国际认可。”新疆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田立文说。

据介绍,我国与美国、埃及并列世界三大长绒棉产棉国,新疆则是中国唯一的优质长绒棉产区。新疆长绒棉纤维色泽白,长度普遍高达37毫米以上,是生产超高支纱的最佳原料。但由于原料生产技术特别是机采长绒棉加工技术存在短板,制约新疆长绒棉优势的发挥。

田立文介绍,新疆曾引进国内外长绒棉成套加工设备及其工艺,但因为技术不适配,长绒棉加工去杂后棉花纤维长度和强度两个关键品质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加工就变差”的窘境严重影响长绒棉品质,也减弱其在国际市场上与世界一流长绒棉品牌的竞争力。

为克服这一短板,新疆科研人员长期扎根生产一线,聚焦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基于新疆棉花生长环境和种植管理特点,对棉花品种选择、株行距配套、脱叶催熟、机采前准备、加工设备及其工艺等各个生产环节涉及的关键方法,包括工艺及其装备进行创造性设计,构建一套适用于新疆的高品质机采长绒棉生产方法,并逐步在实际生产中发挥成效。

目前,新疆已有多家棉花生产加工企业推广使用这一新技术体系。生产数据显示,该技术方案生产的新疆机采长绒棉原棉纤维长度、强度和整齐度指标与手采棉已无明显质量差异,异性纤维污染明显轻于手采棉,补齐新疆长绒棉机采加工的短板,显著提升生产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田立文说,研究团队将继续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完善与新疆特殊生态环境适配的种植管理及加工技术体系,提升新疆长绒棉的品牌影响力,为高端棉纺织原料供给提供科技保障。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手机版  |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最新资讯  |   历史资讯  |   成功案例  |   公告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1999-2025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