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智慧栽培技术不仅可以让棉农足不出户进行作物长势监测、按作物生长需求进行浇水施肥,还可降低棉花水肥管理用工成本80%以上,实现降本增效。该技术已在新疆推广应用超过10万亩,未来有望在新疆大面积推广应用。

这是8月29日在沙湾市老沙湾镇召开的优质棉花新品种华棉702与智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交流会上获悉的。

该技术和配套产品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智慧栽培创新团队自主研发制造,主要包括作物长势和土壤环境自动监测、决策管理和水肥智能化控制等核心技术,配套产品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到终端控制已形成闭环。目前该技术已在塔城地区、喀什地区、石河子市、沙雅县等地推广应用。

该技术配套的智能化控制设备和云端管理系统还可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管理过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献龙表示,新疆棉花高产、优质、机械化水平高,未来要实现更大突破就要考虑如何把成本降下来,也就是如何把水肥成本降下来。这就需要工程技术和农艺技术相互融合,在生产过程中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这也是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

交流会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智慧栽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李亚兵研究员以《棉花智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为题,介绍棉花智慧栽培现状与未来展望。新疆楚创高科种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岭针对优质棉花新品种华棉702的优势特性进行介绍。

当日,来自国家棉花产业体系、自治区棉花产业体系等的300余名院士专家来到老沙湾镇的优质棉花新品种华棉702与智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田进行现场观摩。该示范田采用数量化监测、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数字诊断决策管理模型等智慧栽培技术。经专家团队测产,今年示范田平均亩产在560公斤以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宋国立表示,将优质棉花新品种与智慧栽培技术结合,实现良种与良法相配套,不仅能够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更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汤秋香认为,这种新的栽培管理模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让新疆棉花从种到收更加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让棉花增产丰收有路可循。

此次活动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主办,沙湾市政府、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科院、新疆赛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承办。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手机版  |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最新资讯  |   历史资讯  |   成功案例  |   公告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150058号  |  青岛网监备案号:37021202000115  |  鲁ICP备15026196号  |  营业执照公示

Copyright © 1999-2024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