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化工生产技术快速发展,产能不断扩张,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抓住海外高成本产能波动的机会,出口大幅增长。不过在此过程中,也引起海外市场的贸易摩擦。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2024年年初至今,我国应诉海外市场的化工品反倾销调查案件达27件,明显高于往年。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贸易壁垒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尤其是近2年,国内企业争相“出海”,绕过反倾销贸易壁垒,反而提升中国企业的成长速度,国内化工行业也迎来新的机遇。
企业需要练好内功应对“关税大棒”
采访中了解到,反倾销分为我国对海外反倾销和海外对我国反倾销。后者主要基于海外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影响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导致我国相关产业消费减少,冲击产业链盈利。同时反倾销事件的发生伴随着贸易摩擦和争端,长期可能促使该产业结构发生改变。
物产中大期货研究院化工油品组组长谢雯认为,贸易壁垒既是风险也是机遇。“通常反倾销主要为保护本国相关产业。而面对海外的反倾销限制,我国相关产业加快全球化布局,力争扩大产品的全球份额。”谢雯表示,短期看,贸易壁垒对企业的盈利带来冲击,但中长期看,无论是寻求新的贸易国合作,还是改变公司的战略规划,都将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据了解到,近年来,海外对我国化工品的反倾销主要落在印度、美国、欧盟,其中印度占比最高。印度化工品建设的硬件基础薄弱,但内生需求增长,整体供小于求,大部分化工品依赖进口,市场常出现一段时间后就撤销反倾销政策的情况。
“印度对我国化工品实施反倾销政策的影响有限。印度的需求不会消失,对我国进行发倾销后,其要通过进口其他国家的相关产品来补足需求。”在谢雯看来,我国相关化工品可以积极拓展其他市场。
如印度BIS政策对我国PTA和聚酯出口进行限制,但2024年我国PTA和短纤出口同比仍处于增长状态。其中2024年1-5月PTA出口同比增长7.4%。除印度、俄罗斯、阿根廷外,土耳其、越南、埃及、阿曼对我国PTA的进口量同比均有增长。2024年1-5月我国未梳涤纶短纤(原生+再生)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0.67%,而同期涤丝出口量累计同比下降7.52%。不过对拥有一体化装置的企业来说,整体链条的盈利仍较可观。
近年来海外对我国反倾销调查事件较多,实际影响较大的在欧美市场。
“欧美市场需求较强,虽本地产能规模较大,但难免需要淘汰一些老旧装置。”谢雯称,如我国的PTA生产成本基本属于全球最低,欧美国家装置投产较早,在成本上未必有竞争优势。欧美对我国进行反倾销限制,是为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同时也使得我国化工品在迭代的过程中更具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反倾销更多是助力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此前我国苯乙烯高度依赖进口,而在进行反倾销的过程中,国内企业提升产能,将苯乙烯市场从进口依赖度30%转为净出口。”她说。
“我国也会对海外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但主要目的是为发展,而不是守成。”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对外反倾销调查,可以有效保护处产能扩张和技术突破期的产品。在开展反倾销调查之后,这些产品大多会经历价格上涨、产量快速提升、进口依赖度下降、出口增长这一系列过程。
海外对我国化工品的反倾销倒逼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对化工产业的全球布局产生积极影响。我国对海外化工品进行反倾销,促进我国相关化工产业良性发展,最终也能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对国内化工企业而言,顺势而为较为重要。无论是海外对我国化工品反倾销,还是我国对海外化工品反倾销,企业均应促进产品迭代升级、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及时调整战略布局。同时企业还应注意防范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政策变动、需求变化、不可抗力带来的产业格局变化等。”谢雯说。
苯乙烯从依赖进口向净出口转变
据了解,此前苯乙烯市场高度依赖进口,但随着国内石化产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产能陆续释放,2017年的反倾销更是助力产量释放,打破原先低开工率的僵局,苯乙烯成功从进口型转变为出口型石化产品。
2017年6月在我国苯乙烯进口依赖度接近30%之际,商务部启动针对源自韩国、我国台湾、美国的进口苯乙烯的反倾销调查程序。2018年初裁阶段,即2018年2月12日,商务部宣布,初步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苯乙烯存在倾销行为。4个月后,即2018年6月22日,商务部作出最终裁决,决定自次日起对来自上述3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苯乙烯征收反倾销税,其中韩国公司面临的税率区间为6.2-7.5%,这一政策的有效期为5年。
据中信建投期货能化分析师何天一介绍,2015-2017年,在反倾销落地前,我国苯乙烯年均进口量在350万吨,进口依存度维持在30%的较高水平,其中主要进口来源为韩国,占比超过35%。“虽我国苯乙烯装置陆续投产,但海外供应商为占领市场,往往以低于正常水平的价格倾销苯乙烯,导致我国企业难以竞争,苯乙烯装置开工率多位于70%以下的低位水平。”他称。
何天一认为,我国对进口苯乙烯实行反倾销政策,缓解国内企业的价格压力,国内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企业利润空间有所扩大,其更有动力投资苯乙烯项目,最终促使国内产能利用率及自给率提升。
“2018年我国苯乙烯进口总量为291万吨,同比下降9.4%,其中来自韩国的数量从113.7万吨减少近7成至35.3万吨。我国苯乙烯进口来源逐渐从韩国转移至日本和沙特。当期我国自沙特的进口量从65.4万吨增加至73.3万吨。”何天一表示,2018年我国苯乙烯装置的开工率也从70%以下提升至80%以上。
这一时期,国内也有多套苯乙烯装置计划投产。随着壳牌、镇海、浙石化等装置的陆续开启,我国苯乙烯进口量在2019年达到近5年的峰值,之后便逐渐减少。2023年我国苯乙烯进口依存度不足5%。2024年3月起我国由苯乙烯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此前最主要的进口伙伴韩国,也成为我国苯乙烯的主要出口国。2023年我国苯乙烯共出口36.6万吨,其中至韩国27.2万吨,占比85%。”何天一说。
据了解,对进口苯乙烯实行反倾销政策后,国产苯乙烯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苯乙烯供应格局出现较大变化。2024年以来,我国苯乙烯产能快速增长,甚至出现过剩,出口成为平衡供需的重要途径,出口国家的多样化也是必然趋势。在韩国对我国反倾销正式落地以前,我国对韩国的出口量存在放量的可能,但后续就有收缩的可能。
“出口反倾销对国内苯乙烯市场的影响暂时有限。”中信期货研究所化工组资深研究员黄谦表示,2024年3月开始,我国从苯乙烯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但当前出口量级较小,以5月为例,国内产量为135万吨,净出口7万吨。尽管规模尚小,但趋势的转变值得关注。国内苯乙烯出口主要流向韩国,2023年向韩国的出口量占国内总出口量的74%,之后是土耳其和东南亚。2024年4月9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我国的苯乙烯启动反倾销调查。“此次反倾销涉及4家贸易商,整个行业的对韩出口预计不会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即使出口至韩国的苯乙烯受到约束,由于目前出口量级不大,对我国苯乙烯产业景气度的影响也相对有限。”黄谦称。
瓶片有望成为下一个“出海”的标杆
海外对我国瓶片出口的反倾销调查也一直不断。
据黄谦介绍,2023年2月,日本财务省对原产于我国的瓶片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反倾销措施期限进一步延长至2028年2月;2023年3月,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我国的瓶片作出反倾销调查,并在2024年3月作出反倾销终裁,对相关产品征收6.6%~24.2%的反倾销关税;2024年1月,韩国贸易商委员会及墨西哥经济部启动对我国瓶片的反倾销调查;2024年3月,印度商工部启动反吸收调查。“反吸收调查是在征收反倾销税后进行的。反吸收是指在进口国已对某一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情况下,出口商采取低报出口价格的方法减轻进口商因承担反倾销税产生的负担,从而降低反倾销税对其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份额的影响。”黄谦称。
据了解到,当前我国瓶片产量约1/3用于出口。其中,2015-2016年,美国和日本自我国的进口量占我国瓶片总出口量的20%。反倾销落地后,我国将不再对这两个国家进行瓶片出口。
2022年由于瓶片生产成本提升,欧洲瓶片装置停产,我国出口至欧洲的瓶片规模扩大。2023年欧盟对我国瓶片进行反倾销调查。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瓶片反倾销对该产业的影响有限。海外瓶片需求较大,且我国生产瓶片具有PTA和MEG的成本优势,国内外瓶片价差较高,目前欧洲瓶片价格高于国内近2000元/吨。受到高价差的影响,我国瓶片转口贸易增加。2024年1-5月我国出口瓶片240万吨,较2023年同期增长18%,为2023年全年出口总量的49.5%。并且,我国瓶片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在反倾销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反倾销能够激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未来除市场份额提升,海外项目更有望帮助“出海”企业获得与国际龙头相当的、比国内市场更高的项目回报率。
对此谢雯表示,国内头部企业通过转口贸易或产能海外布局,在逆境中完成了产业的迭代与战略的升级。
“在海外工厂生产轮胎、瓶片项目计划落地、炼化产业全球化选址,均展现出我国化工企业在‘变中求变’的决心与实力。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海外竞争也促使企业进行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升产品的成本优势。”谢雯称。
截至目前,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瓶片进行反倾销调查或征收反倾销税,其中不乏需求增长潜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国内瓶片行业正处扩产阶段,愈发激烈的内销竞争拖累企业盈利,拓展海外市场成为消化富余产能的关键措施。那么化工品种中,瓶片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出海”的标杆?
对此谢雯表示,近5年全球瓶片生产负荷增速在7-8%,多数年份需求增速高于供给增速。我国瓶片具有成本优势,内外价差较大,贸易有利可图,而海外瓶片装置面临高成本及老旧装置淘汰、无新增产能的现状。在她看来,化工品种中,瓶片有望成为下一个“出海”标杆。
在黄谦看来,国内市场瓶片供给和需求失衡,体现在瓶片生产的经济性减弱及瓶片产能的利用率偏低。与此同时,因投资减少及部分产能退出,海外市场瓶片供给不足。近10年海外瓶片产能仅增加320万吨。海外瓶片产能占比由10年前的72%降至52%,但需求保持稳定增长,这使得欧美的瓶片进口需求较大。
黄谦认为,瓶片“出海”有助于减轻国内市场竞争压力,也有助于避开贸易壁垒,获取更高的销售利润。
据了解到,目前万凯新材料瓶片产能市占率为18%,是国内四大瓶片生产商之一。2023年12月公司公告称,拟在非洲尼日利亚建设年产30万吨的瓶级PET生产基地。这是国内第一家前瞻性布局项目的企业,计划通过全球多基地建设打开海内外下游市场。
华润材料公开信息显示,公司所生产的“华蕾”牌聚酯瓶片出口至智利、越南、哈萨克斯坦、加纳、尼日利亚等88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知名品牌。
三房巷瓶片主要出口南美、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出口欧盟的量占比较小,反倾销对其影响不大。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C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